蟄眠是鼠類對不良環境條件的反應。北方氣候有著周期性的變化,每當不良季節到來時,即尋找適宜的地點,進行蟄眠。蟄眠時不吃不動,身體縮成一團,生命活動過程和新陳代謝作用降低,心跳減慢,血液循環遲緩,對外界的刺激和疾病的感染都不敏感。蟄眠包括夏眠和冬眠,夏眠與高溫干旱有關,不一定每年都出現;冬眠則是周期性的習性。
(一)冬眠
根據冬眠的程度分為以下三種類型:
1.不定期冬眠蟄眠程度不深,生命活動幾乎沒有變化,體溫僅比平時降低1-2℃,極易被驚醒。有時在食物充足時不冬眠。如松鼠、酚鼠等在冬季寒冷的某些日子里,可以進入蟄眠狀態,一旦氣候轉暖,隨即蘇醒過來。
2.間斷性冬眠蟄眠程度較深,體溫也降的比較低,但容易驚醒,在冬季較溫暖的日子里,還可以外出活動,并有貯糧習性,如倉鼠、花鼠等。
3.不間斷冬眠冬眠期長,并且蟄眠深沉。體溫降得很低,即使受到輕度傷害也不驚醒。如旱獺、跳鼠是典型的冬眠類。冬眠期長,少則5~6個月,多則7~8個月。冬眠洞深而大,距地表深達3m以上,以家庭聚集在一起冬眠。達烏爾黃鼠只是單個個體在一個洞系內冬眠。冬眠洞多位于干旱草原向陽坡地上,干旱的年份,有的黃鼠即從夏眠直接進人冬眠。
冬眠動物的體溫,一般在0~10℃之間,低于0℃或1℃時,動物會被凍僵;高于10-12℃時,會使動物蘇醒,恢復活動。冬眠動物在體內貯存有一定數量的營養物質,作為冬眠時能量消耗的物質基礎。體溫能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升降,當代謝作用降低時,仍能維持機體內各種生理過程。
(二)夏眠
鼠類夏眠期很短,其生理特性與冬眠基本相同,也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適應。如旱獺、黃鼠在炎熱的夏季,由于氣溫高而且缺水、或者因缺食物引起夏眠。夏眠時其體溫變化不大,和氣溫相差無幾,因此新陳代謝比冬眠時旺盛得多。夏眠程度要比冬眠淺,代謝水平變化不大,故不會持久。
(三)出蟄
當春季氣溫升到0℃以上時,冬眠的動物開始蘇醒出蟄,轉人正常的活動狀態。如果氣溫突然下降,暫時停止出蟄,待氣溫回升后繼續出蟄。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冬眠鼠,出蟄順序不完全相同,一般先成鼠后幼鼠,成鼠中又是先雄后雌。不同鼠種出蟄早晚也略有不同。
發現四害找深圳殺蟲公司---深圳消衛生物防治有限公司---深圳專門的殺蟲公司!深圳殺蟲公司十多年蟲害風險管理,你身邊的蟲害管理專家,除蟲公司專業消殺滅四害公司,讓你的周圍沒有任何四害。免費咨詢:13530301701 徐工